乙型脑炎基础问答

乙型脑炎基础问答

时间:2017-7-18 分享到:

Q 什么是乙型脑炎?

A 流行性乙型脑炎(Japanese Encephalitis,乙脑),又称日本脑炎,俗称“大脑炎”,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。据WHO估计目前全球每年发病约68000万例,其中约1万至1.5万的病例死亡,存活者30%留有神经麻痹和心理障碍等严重后遗症,给国家和家庭带来严重负担,因此乙脑被我国定位为乙类传染病。

Q 乙脑的流行季节?

A 夏、秋两季气温高,多雨潮湿容易孳生蚊蝇,是乙脑主要的流行季节。南方地区通常为6-9月,北方地区通常为7-9月。

Q 乙脑的传染源?

A 乙脑是一种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。人感染乙脑病毒后,不论隐性感染或显性感染,仅发生短期的病毒血症(一般不超过5天),且血中病毒数量少,故在流行病学上不是重要的传染源。约有60种动物可感染乙脑病毒成为本病在自然界中的动物储存宿主,猪是我国最主要的传染源。当蚊子叮咬受感染的动物后,即可携带病毒。

Q 乙脑是如何传播的?

A 乙脑主要通过蚊蝇叮咬进行传播。 能传播本病的蚊虫很多,现已证实库蚊、伊蚊、按蚊的某些种,以及三带喙库蚊是本病的主要传播媒介。蚊虫感染乙脑病毒后,不仅可带病毒过冬,而且病毒可经蚊卵传代,从而成为乙脑病毒的长期储存宿主。猪是人类感染传播循环里的重要环节,当蚊虫叮咬感染乙脑病毒的猪后即可携带乙脑病毒,再叮咬健康人群,即将乙脑病毒传染给人类。如此在动物-蚊子-动物间循环。

Q 被携带乙脑病毒的蚊虫叮咬一定会得乙脑么?

A 人体感染病毒后是否发病及疾病的严重程度取决于感染病毒的数量、毒力强弱以及机体的免疫力。多数人感染后无症状,但血液中出现抗体升高称为隐性感染;部分人出现轻度的呼吸道症状为轻型病例;极少数患者感染后,病毒可通过血脑屏障造成中枢神经系统病变,出现脑炎症状。

Q 乙脑有哪些临床症状?

A 典型病例发病急,体温在1-2天内升高到39-40℃,伴头疼、神情倦怠、食欲差、嗜睡、恶心和呕吐,少数患者可出现神志淡漠和颈项强直。病程进入第4-10天,除上述症状加重外,突出表现为脑实质受损的症状。高热、抽搐及呼吸衰竭是乙脑的严重症状,三者互相影响,呼吸衰竭是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。经治疗后,患者体温逐渐下降,神经系统和体征日渐好转,一般患者于2周左右可完全恢复;重型患者需1-6个月才能逐渐恢复,部分重型乙脑患者留有后遗症,包括失忆、认知障碍、行为障碍、抽搐、运动无力或者瘫痪,以及语言和协调障碍等。

Q 乙脑是否可以完全治愈?

A 乙脑病情重,变化快,高热、抽搐、呼吸衰竭是本病的三个重要症状,可互相因果,形成恶性循环,目前尚无特异的药物治疗。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,一般进行支持治疗及对症治疗。只能通过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治疗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,同时采取预防接种及防蚊灭蚊的措施来预防乙脑的发生。

Q 我国乙脑的流行特点?

A 目前,我国仍属乙脑高发区,流行状况十分严峻,防控工作刻不容缓。全国34 个省(自治区、直辖市) 中,除新疆、青海省外,其余省均有乙脑病例报告。 乙脑发病从东海岸逐渐向西南部转移。报告病例主要集中在西南部和华中部数省,东北、西北病例较少。2014年全国乙脑发病人数为858例,死亡29例,发病排名前五位的分别为:山东、四川、河北、云南、陕西。乙脑发病主要集中在6~9月份,占总报告病例的90%,为季节性流行,超过91%的病例为15岁以下儿童,尤其是散居儿童、学生及托幼儿童。近年来乙脑发病年龄有增加的趋势。

Q 如何有效控制乙脑?

A 按照因地制宜、分类指导的原则, 采取预防接种、控制媒介传播、健康教育和加强监测等综合性防治措施。 1、开展灭蚊活动, 控制乙脑传播媒介大力开展以灭蚊、消灭蚊虫孳生地和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为重点的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, 采取灭蚊措施要突出一个“早”字, 在乙脑流行季节前开展, 要特别注意牲畜棚( 特别是猪圈) 等场所的灭蚊, 降低蚊虫密度, 切断传播途径, 减少人群感染机会。 2、开展乙脑疫苗预防接种是预防和控制乙脑的关键措施。应在常规免疫的基础上, 根据当地流行情况在流行季节前开展集中接种。

Q 我国乙脑疫苗的接种对象?

A 中国《药典》2010年版第三部规定乙脑疫苗接种的对象主要为6个月~10岁的儿童和由非流行区进入流行区的人群。

Q 目前我国使用哪些乙脑疫苗以及接种程序?

A 目前我国使用两类乙脑疫苗分别是(Vero细胞)乙脑灭活疫苗、地鼠肾细胞乙脑减毒活疫苗。根据《国家扩大免疫规划方案》,接种程序如下: 1.乙脑灭活疫苗: 儿童 8 月龄接种 2 针, 间隔7~ 10 天; 2岁龄和 6岁龄各加强免疫 1 针 2.乙脑减毒活疫苗: 儿童 8 月龄接种 1 针, 2岁龄加强免疫 1 针。

Q 乙脑减毒活疫苗与乙脑灭活疫苗的区别?

A 乙脑减毒活疫苗中的病毒经处理致病性减弱,但仍保留活性;进入机体后模仿自然感染过程,疫苗株在体内复制繁殖,需要的抗原量少;免疫系统缺陷人群不允许接种减毒活疫苗,不建议在流行季节接种。 乙脑灭活疫苗中的病毒经灭活处理致病性及复制能力完全丧失;需要的抗原量多,需多次刺激方可产生抗体;灭活疫苗没有致病性,对免疫缺陷者不会造成感染。

版权所有:http://www.hengyebio.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